星期五, 10月 16, 2009

百鬼夜行之《東亰異聞》


在說之前有個聲明:這是一本推理小說

沒錯,這是一本日本文學式的推理小說
不過無可否認,小野不由美就連寫推理說也混雜著濃重的奇幻因子

當 初會從圖書館借出這本書,完全是衝著作者而選擇的
誰叫我就是很愛《十二國記》
不過這本書並沒有讓我失望呦

《東亰異聞》的 故事背景主要架構在約略是日本明治維新後,正要進行開化政策之時
那是個充滿矛盾與衝擊的時代
新與舊交織出混亂的市井
雖然不斷描述 一些所謂的現代景觀
但是大量穿插其中的淨琉璃戲曲橋段又不斷突顯出日式文化專屬的韻味
雖然說閱讀過程中必須仰賴大量的注解才有辦法理解其 中預言的涵義
但卻不損其風味
故事從一開始敘述一些片面的神怪傳聞一路抽絲撥繭到最露顯露出最原始的社會問題
好像在拼拼圖一般,零 碎的情報最後拼出來的完整圖案總是驚恐的令人無法承受
一切的愛阿恨阿,都是從源頭開始佈局到最後的
讓我想起《陰陽師》裡面對於咒、魔的論 調
言語間形成咒
人心久而形成魔
「夜晚不是只有黑暗而已」
夜晚安寧不再
太陽沉入地平線的同時,所以魔物都在影子裡 蠢蠢欲動
《東亰異聞》所想要表達的
就是在一個時代更迭的尷尬社會裡發生的事情

如果說西洋推理小說猶如剝洋蔥般,一層一層 撥開直達真像
那麼
日本推理小說大概比較接近拼拼圖吧
總是從一些看似無關的零碎畫面起頭
在不知不覺之間,所有你以為無關的 人阿事阿物阿等等
通通都走上同一個舞台
當演員都道齊時,真相便浮現
不可否認
我還頗喜歡這種緩慢但饒富趣味的推理方式

喜 歡且習慣日本文學的看官,在此推薦此書:《東亰異聞》

星期二, 2月 17, 2009

重溫《傲慢與偏見 Pride and Prejudice》

第一次讀《傲慢與偏見》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但仍然記得多年前的我在第一次閱讀時便深深愛上這本書。已經不記得當年對這本書愛不釋手的理由,只記得當 時看到書中的種種情結和對人物深刻的描寫,讓我了解到當時的我是何等傲慢魯莽又討人厭,因而流下慚愧的眼淚。

當年讀的那本書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消失在家裡,我再也沒找到過,只好買了本新的,後來這本書就隨我到了大學宿舍裡。前幾天因為剛開學無事可做,又不想漫無 目的地在網路上游盪,便將書本自架上取下。然後我再次肯定一件事情:我還是很喜歡《傲慢與偏見》一書。

我喜歡作者在書中鉅細靡遺的描寫每一個腳色的神情和內心的纖細想法,其是那五姐妹中的兩位大小姐──珍以及伊莉莎白,她們在書中剛好作為兩種討人喜歡的女 性代表:珍溫柔婉約、沉著而內斂;伊莉莎白聰慧活潑、非常有主見,他們兩姐妹的舉止合宜而大方,雖然家中母親和另外底下的三個妹妹常常做出讓她們汗顏的舉 動,而在閱讀期間可以一直感受到因為家人的名聲不好而一度影響上面兩個姊姊的幸福。

其中我最喜歡的角色莫過於伊莉莎白,除了她聰穎活潑的形象非常對味以外,我想我有一點點在這個角色身上看見自己的影子:心存偏見自己卻沒察覺,更不要說由 偏見衍生的那份傲慢。閱讀《傲慢與偏見》的另一個好處是我可以再次提醒自己傲慢是多麼令人討厭,而偏見只會讓自己的心胸變的狹隘。書中的人物慢慢透過自我 反省,最後放下自身的傲慢與偏見,才抓住屬於自己的幸福,這也是讓我津津樂道的地方。

這次重讀這本書的另一個發現:我想我還是有羅曼史的淺在因子。包括最近拜讀的《暮光之城》系列,愛情成分都非常高,但我卻無法討厭它們。我一度以為我會更 喜歡奇幻小說或是推理冒險小說,但事實證明:愛情文學還是很有魅力的。有件事情我不得不承認:當我讀到最後一段,伊莉莎白和達希先生終於在一起時,我不禁 莞爾一笑。愛情在文字裡通常是挺美的。

多年來有一點小小的閱讀習慣沒變:我發現很多時候我喜歡女性作家,女性作家在筆觸上多了一份細緻,這一點深得我心。

之後我才發現,當我讀畢《傲慢與偏見》時,心中悄悄泛起一抹微笑。

星期二, 2月 10, 2009

心理測驗──Twilight 暮光之城

這個心理測驗挺有趣的
但是是英文版
有興趣的人可以試試看: http://www.quizrocket.com/twilight-quiz


以下是我的測驗結果


Jasper Hale You are Jasper Hale. You are very charismatic and have an uncanny ability to put others at ease. You are also a dependable leader and intuitive friend. You have a hard time ignoring temptation, as you are not naturally inclined to repress the way you feel. 


After all, guess what? I think I'm interesting in Jasper, sometime even more than Edward ( just only for a short moment ).
So, I guess I like the result in this quiz.


Jasper + Alice

星期三, 2月 04, 2009

《 twilight 暮光之城》Movie V.S Literature

我一直以為到假期結束為止我大概不會想去看電影,直到過完年我無意間拜讀了《暮光之城》的小說之後,才興起看電影的念頭。

所以說,先談談小說吧。以下是我個人在讀完小說之後的一點點閱讀感想:

我其實蠻喜歡"吸血鬼"這個主題的,絕對不是因為故事裡的吸血鬼都是帥哥( 一聽就知道在胡扯 ˋˊ好啦這真的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吸血鬼的故事對我來說有一種說不出的魅力,如同人血之於吸血鬼........(又在胡扯 = = ) 總而言之,《暮光之城》的故事主架構剛好比較何我的胃口,加上劇情節奏不至於太緩慢,所以我很快就讀完了,不過這本書最吸引人但也最令人受不了的是──愛情成份非常非常非常之~
故事中從一開始吸血鬼愛德華‧庫倫( Edward Cullen ) 因為被人類轉學高中生貝拉‧史旺( Bella Swan ) 的芬芳血香吸引感到異常忿恨自己的定力不足而幾乎要打破養父卡萊爾( Carlisle Cullen )好不容易維持的和平,到最後無可自拔地與貝拉墜入情網,奮力守護貝拉的安危。"I feel protected to you" that was what Edward said to Bella,而貝拉,噢我必需說,故事因為貝拉彆扭、想太多、放不太開的性格而變的很有趣,貝拉的個性算比較複雜,或許是因為父母離異而變的獨立,但也很 孤獨,這種孤獨雖然和愛德華數百年來抉然一身的孤獨比起來似乎不能相比,但或許就是因為這樣,當貝拉與愛德華相遇甚至相愛之後,貝拉便很珍惜且緊緊抓住這 份幸福,而這幾乎要了她的小命。

愛情小說有一個很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所有的羅曼史情節都很有想像空間。文字本身的魅力就在於讀者可以自由繪製自己心中的故事畫面。小說中,貝拉那複雜多變 的個性、愛德華的悲傷與溫柔、那些神秘的吸血鬼家族成員、吸血鬼本身存在的矛盾等,都有很好的想像空間,或許這就是造就這一系列的小說熱賣至今的原因,奇 幻小說和羅曼史的獨到文字美學在此發揮的效用。

 然後就可以來說一下電影的部份了。

我必須說,電影本來就無法和文字相互比較,所以我一開始也就不抱持要和小說百分之百相同的期待去看電影,結果電影的效果比想像中的好,也因為事先看過小 說,所以劇情中的一些經典對白都不大陌生,重點情節也沒有被刪減太多,唯一我覺得可惜的是我想演貝拉的演員可能還太年輕,不大有把貝拉那種孤癖、彆扭的性 格表現出來,反而比較像一個只是稍微沉默一點的美國高中生,當然,更不要說小說裏面貝拉專屬的幽默了。吸血鬼的部分我覺得還不錯,有符合小說裏面描述的種 種特徵,獸性部分的表現我也覺得不差。一點小小的私心:愛德華當然很帥,不過我覺得他的兄弟賈斯伯 ( Jasper Hale )也很有形 XD..........

星期日, 2月 01, 2009

閱讀分享《設計菜鳥奮鬥記》


書名:設計菜鳥奮鬥記
作者:立谷和智
譯者:江明玉
出版者: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愛讀書分隔線 8- ) ------------------------------

恩哼,在我談談這本書的讀後感想之前一定要先講一下為什麼會這本 《設計菜鳥奮鬥記》(沒錯,這本新台幣300元的書我是用的。順帶一提,因為我很愛看 書,所以我買書通常很刻薄)。話說這次放假回到台北的溫暖老巢,在整理房間時居然發現高中時代遺留下來的金石堂禮 卷300元,這個......找到禮卷的我可以說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找到沒花掉的禮卷,意思就是可以小小shopping一下嘿;憂的是,诶......哪裡的禮卷不給偏偏就是金石堂的禮卷 = =  金石堂給我的印象就是.....規模比較大的文具店吧(喂),根本沒什麼書好挑,通常又沒什麼折扣 ( 這很糟吧?!起碼我覺得很糟 = = ) 我永遠都記得有一次我想去金石堂把那該死的幾百塊禮卷花掉,結果我講了兩本我想要的書都沒有ˋˊ 啊這什麼書店!氣的我掉頭就走。不過禮卷不花掉又很可惜嘿..... 所以這次我又硬著頭皮去了汀洲路那家金石堂,想辦法處理掉那300塊的禮卷。

然後果然不出我所料,我在金石堂晃盪了快一半個鐘頭還挑不出一本真的很想要的書( 其實是我太挑剔?! ),左看右看的結果,我決定買一本我有點想看、跟設計有關、價錢剛好的書──綜合以上結果就選中這本《設計菜鳥奮鬥記》。

----------囉哩囉唆了一堆終於要開始說說這本書了真是不好意思----------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採訪了一些再廣告設計或平面設計界打滾了一陣子的年輕設計師 ( 所謂的一陣子,是從1年到5、6年不等的資歷 ) ,然後以日記的方式記錄這些設計師們一週的活動行程,其中穿插了他們再陳樹工作內容時的一些作品當然,也少不了在工作室的照片和一些共同性的問卷調查。

嗯... 覺得一個很有趣的地方是,幾乎所有的設計師都不約而同的提到幾件事情:
1. 他們說他們每天早上到了事務所(或說公司或是工作室) 的第一件事情是打掃環境, 通常會跟同事一起做這件事情,有些事務所會規定,沒有規定的通常也都會最起碼清理自己的座位和四周。
2. 有些( 因為超過一個案例,所以是"有些" ) 事務所會規定設計師的工作桌面必須保持清空,只能有當下在做的案子的資料和Mac,就算沒有這樣規定,很多設計師還是會每天整理桌子以盡量保持桌面乾淨。
以上敘述這兩點跟我之前淺讀 ( 說是淺讀,因為我只看了試讀本 )佐藤可士和的《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裡面提到的論點很相近:淨空桌面除了可以幫助自己專注於眼前的案子之外,在案子與案子之間做切換也很有用。

另外第三件共通的事情......
就是所有人的表示對於設計充滿熱誠,願意不遺餘力的將對設計的熱情傾注在工作和學習上。對這些年輕的設計師來說,每天都在工作,同時每天也都在學習。

這本書其實內容算是有點平實,但是我在其中看到屬於年輕生命對於設計的熱情。我很欽佩,也很羨慕。

然後,我也期許自己有一天也能在專業領域內被稱為「設計師」。